[inception]克里斯多夫諾藍日本CUT雜誌專訪翻譯

   好萊塢導演多不勝數,但如克里斯多夫諾藍這等兼具作家性與娛樂性的則少之又少。他以獨立電影Memento/記憶拼圖一鳴驚人,後得喬治克隆尼史蒂芬索德堡之助拍攝Insomnia/針鋒相對成為主流導演。一般而言,好萊塢電影製作費越高昂就越顯平庸,但諾藍導演即使大製作也毫不妥協。The Dark Knight/黑暗騎士便是最好的例子,在美漫電影框架裡嘗試描寫壯闊犯罪傳奇,導演的努力獲得高度評價,該片亦成為美國史上第三賣座的電影。現在光是他的名號就已是賣座保證了。
   最新作Inception/全面啟動是諾藍構思近十年的原創作品。在拍攝現場我們訪問到導演:
(紅字為本人忍不住的吐槽…)
我也喜歡喬治盧卡斯和史蒂芬史匹柏
–「全面啟動」的構想據說很久以前就有了,具體的情況是如何呢?
   詳細我記不太清楚了(莫非你是被植入了嗎導演?囧)。不過從以前我就對平行世界、夢世界很感興趣,一直在摸索如何將這些要素導入電影。所謂文學創作中直接啟發我的是波赫士的小說,我非常喜歡他的短篇。科幻電影的話當然就是Matrix/駭客任務了,在組織自己的構想時適逢「駭」大賣,片中對平行世界的掌控以及如何對觀眾說明獨立世界的規則等,都是非常好的參考。
–說到「駭客任務」(1999)距離現在也很久了。為什麼劇本會耗費這麼多時間呢?
   劇本確實從八年前就開始寫了,只是無法一直投注全力在上頭,因為中間還拍了好幾部電影嘛(笑)
–不好意思捏(笑)
   不過「全面啟動」的劇本著實費了很大的工夫。不只結構複雜,既以獨創的世界為舞台,又必須詳細說明這個世界的規則。為了讓觀眾自然而然理解,橋段設計上真的是費盡心思–更別說一邊還得顧及本片的龐大規模了。
–也就是說,有了「黑暗騎士」的大賣,「全面啟動」才得以實現。
   一點都沒錯。這部片不單規模大也非常地複雜。我想與電影公司保持良好關係,對作品的成功確實有很大的幫助。
(導演好精啊XDD)
–預告中的視效非常獨特呢。有幾個鏡頭令人想起庫伯利克。
   那是理所當然的。我非常喜歡2001: A Space Odyssey/2001太空漫遊,那個著名的旋轉場景深深衝擊童年的我。我試著將那一幕應用在動作電影上,構思出這次的走廊場景。不過實際嘗試後,發現遠比想像的還要複雜啊。
   至今影響我至深的幾位導演首先是雷利史考特,他是卓越的視效導演,Blade Runner/銀翼殺手亦是科幻電影的巔峰之作。此外尚有泰倫斯馬立克尼可拉斯羅吉。我也很喜歡喬治盧卡斯史蒂芬史匹柏等票房大導。他們厲害之處在於,能在電影中構築出一個完美的幻想世界,令觀眾在幾小時內徹底投入,忘卻現實。我認為好萊塢追求的終極電影莫過於他們的作品。
從主觀視點來描寫世界是我的興趣
–您的作品常以人腦袋裡的東西為主題。為什麼會對這類題材感興趣呢?
  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啊(去問人頭吧)。真要說的話,從出生以來這些東西就一直存在我腦袋裡了。的確我喜歡以主觀視點來描寫世界。我們每一個人都抱持著主觀的視點,所有我的作品都以此為題材,只分程度差別罷了。比如說,自己深信不疑的事物與客觀現實之間的落差等。電影這種藝術型態非常適合探索這一點,因為透過大銀幕能令某個人的視點轉為多數人共有。否則日常生活中是不可能實際體驗到他人主觀的。對我來說那既是美妙的經驗,也是最棒的說故事手法。
–「蝙蝠俠」以外的作品對您而言,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呢?還是說,不過是邁向野心之作的墊腳石?
   「全面啟動」並非如此。儘管不到「黑暗騎士」的程度,仍不改其身為商業大作的事實。只是在投注漫長時間後已經有了溫度,比起其他作品也許更算是私題材吧。基本上,即使是「蝙蝠俠」我也只拍感興趣的題材。所以從我的角度而言,「蝙蝠俠」與「全面啟動」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差別。
原載「CUT」8月號/2010
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