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葉滴魯肉飯,香~得不得了

在IGN查DS薩爾達時被廣告視窗嚇了一跳,這網站老是愛把恐怖片就這樣大剌剌丟出來…不過這預告有吸引到我:大叫的金髮美女,充滿壓迫感的小鎮夜晚,觸手,肉色怪蟲還有一堆亂七八糟的血漿爛肉,夠B

片名「SLiTHER」,中文翻作「撕裂人」,恐怖集中營有贈票活動,簡介說這其實是一部喜劇。歡迎各位在餐前飯後觀賞本片肉慾橫流的預告XD

(連結內有肉食向圖片,請小心服用)

Continue reading

回家,真好--慕尼黑

無燈的房中,艾夫納獨自坐著。黑暗覆蓋了他的臉與他手上的槍,這一刻的孤單教他心安。

以巴綿延幾個世紀的仇恨,戳破了奧運全球和平的假象,在慕尼黑狠狠開出腥紅的花朵。艾夫納受以色列政府徵召,展開了一連串報復性的暗殺行動。

BEE老大的推薦,還有男主角艾瑞克巴納,這是我看「慕尼黑」的原因。

Continue reading

庭院深深真英雄--霍元甲

周杰倫的主題曲很難聽,但卻是首威力十足的電波歌,晚上11點踏進華納2廳時我還是忍不住「霍霍霍霍」了一下。

描述武術大師霍元甲一生的,李連杰號稱最後一部武術電影的「霍元甲」,時常冒用他老人家名號的我當然得進場支持一下。于仁泰加上袁和平的組合更增添不少期待。

但是我失望了。

Continue reading

米開朗基羅停不下來--金剛(2005)

如果說33年的原版金剛是一幅炭筆素描,那麼05年新版金剛就是米開朗基羅畫滿西斯汀大教堂的壁畫。

彼得傑克遜是個很浪漫的導演,不論是「魔戒三部曲」刻劃精細的小兵盔甲,「新空房禁地」超乎常理的大量血漿,還是「BAD TASTE」土法煉鋼的特殊化妝,PJ在可以豪華的地方絕不手軟。

「金剛」是巨大怪獸電影的濫觴,不僅日本的「哥吉拉」系列因此而生,也奠下了PJ成為導演的志向。今日PJ重拍金剛,致敬之外更有再次挑戰的意味。

首先,先從新版金剛長到嚇死人的片長開始吧。

Continue reading

一二三四,再來一次--迷走星球

 

 

 

我很喜歡「野蠻遊戲」裡那種TRPG想像實體化的趣味,打個現代點的比方,就像是小學生都會想要經歷一場「遊戲王」裡,怪獸魔法齊飛的豪華戰鬥。「野蠻遊戲」中最棒的是,召喚出來的NPC不但幫助玩家度過危機,甚至最後玩家與NPC的故事更緊密相繫,曾經經歷過那段PC美式RPG黃金歲月的人,相信都曾經從「異塵餘生」、「異域鎮魂曲」以及最著名的「博德之門」系列中得到相同美好的感受。

 

也因為「野蠻遊戲」的印象深刻,當我在台北車站地下街的電視上看見「迷走星球」的預告時,不可置信之餘立刻將之定為必看的電影之一。縱使當天MSN上收到不少阻撓的諫言,我依舊義無反顧的進了戲院--因為我兩天前已經買好票了。

Continue reading

教授終於讓我過--哈利波特:火盃的考驗

 

要把落落長的「哈利波特」小說改編成電影,從來就不是個簡單的任務。

每集HP的故事總在漫漫校園故事與兒女情仇之下悄悄推進懸疑的推理路線,
讀者既能享受奇想天外的魔法生活,最後陰謀揭曉時更是暢快。
但商業電影就那麼兩三小時,要想表達書中一切絕對是不夠的。

 
電影首兩集照本宣科,拍出了影史少見每個鏡頭都奇趣橫生、連結起來卻是極其枯燥的大爛片;
第三集換了導演,在強說愁的深沉畫面下故事快轉變調,好像直接把書抽掉幾十頁那樣,大膽創造出一部顯然是殘廢的作品。

 
更糟糕的,HP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,
就算不看書,出版首日親切的報章媒體也會以頭版揭曉書中最大的秘密,
電影於是背負著劇情早就被捏光的原罪。

 
小說我讀到第四集,
「鳳凰會的密令」厚到嚇死人,以後也不打算讀了,
於是「哈利波特:火盃的考驗」成為我最後一部能夠與原著比較的系列作。

出乎我意料的,改裝後的國賓觀影品質依然低落。
同樣出乎我意料的,則是HP電影闖出了一種好看的風格。
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