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藏拙的勇氣--關於「海角七號」與「囧男孩」

說來慚愧,早在上映之前超過一個月我就看過了這兩部片,卻始終寫不出心得。
當然原因有很多,最顯而易見的是在它們之前我還欠著「黑暗騎士」的文章;
好不容易寫完了TDK,又突然陷入了月末趕稿壓力。
然後我發現,在過了一個月之後,我對這兩部片有著截然不同的觀感。

一個月前我對「海角七號」、「囧男孩」的感覺是這樣的:
「海角七號」:非常好笑但太長了。同時節奏上有著說不出來的古怪。
「囧男孩」:二號很好笑。但片段式的劇情不易投入,結尾完全不得我心。
尤其「囧」片看完當下還得到我「很好看,很難賣」的狠毒預言。

我喜歡「國士無雙」。因為它夠膚淺。不用怕在這片子裡看到現實不可解的痛苦,只管被它娛樂。
我也很希望「海角七號」、「囧男孩」能夠剪去枝節,精簡為九十分鐘的純商業電影。
因為,這兩部片最好看、最好笑的地方在哪裡?
我敢保證是茂伯一句接一句的髒話,以及二號跟阿罵之間的祖孫罵街。

台灣電影最強的優勢,就是演員明明是在罵髒話卻能把全場觀眾逗得樂呵呵;
這是來自我們成長過程的根深蒂固的共鳴。
然而台灣電影的原罪,則是不管電影是何種類型,總忍不住要說點國仇家恨、社會問題。
好像不發表一些社論高見就很丟臉似的。

所以我喜歡「國士無雙」。
我相信也沒有一個美國觀眾在進場看「美國派」時,會去思考他媽的加州青少年性犯罪率有多高。
更何況,捨去太過「藝術」取向的部份,我才敢向已將「國片」視為「看不懂的電影」的朋友推薦啊。
(片長縮減了還有利於戲院一天多放幾場咧。)

嗯,這些都是一個月前的思考紀錄。

Continue reading